首页

国产女王踩踏在线播放

时间:2025-05-29 05:17:37 作者:2024“智慧之手”得主华雍个展带来驻法生活的思考 浏览量:85112

    央视网消息:10月1日上午,总台演播室连通了正在中国空间站值守的神舟十八号乘组。目前,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在太空中出差已经超过5个月了。三位航天员都是第一次在空间站迎接国庆,来听一下他们的感受。

    李广苏:我觉得很幸福。在太空的5个多月,感谢广大科技工作者日夜的坚守与陪伴,正因为有你们的守护,我们在空间站能够安心踏实地工作和生活。

    李聪:我觉得很幸运。我们赶上了一个伟大的新时代,能够为祖国出征,圆梦太空,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我们也必将不负祖国和人民的重托,圆满高效完成任务。

    叶光富:我觉得很自豪。中国空间站是几代航天人接续奋斗的成果体现,中国空间站是战略新兴产业的代表,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就的一个缩影,充分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力量,为新时代蓬勃发展的中国航天事业点赞。

    叶光富展示载人航天历程卷轴

    本次神舟十八号飞行任务携带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的一幅展示载人航天历程的卷轴,而今天,航天员把这幅卷轴挂在了空间站内。

    叶光富: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史是一代代航天人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创业史,这幅卷轴应该说是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2003年,神舟五号发射,航天员杨利伟一飞冲天,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圆。2005年,神舟六号乘组踏雪出征,实现了“多人多天”。2008年,神舟七号航天员乘组进行出舱活动,那句“我已出舱,感觉良好”如今听来依然让人热血沸腾。2011年,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首次实现无人交会对接,我国突破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2016年,神舟十一号验证了航天员中期驻留。

    现在回望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的“闯关升级”之路,前二十年扎实夯基垒石,后十年全力加速冲刺,特别是从2020年5月的长征五号B首飞成功到2022年底神舟十五号“飞天”,在短短两年时间,通过密集实施12次飞行任务,全面建成中国空间站。作为其中的一分子,我倍感骄傲自豪。今年4月,我作为神十八乘组的一员,再次进入中国空间站。

    回望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十年,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施,2022年圆满完成“三步走”战略任务,全面建成中国空间站,我们掌握了载人航天的多项关键技术。从“一人一天”到“三人半年”,从单艘飞船到空间站,星辰大海,中国人探索步履永不停止。

    叶光富累计在太空驻留时间已达340天

    神舟十八号乘组中,指令长叶光富累计在轨时间已经达到340天,而乘组另外两位航天员李聪和李广苏则是首次执行空间站任务,体验了太空生活的多个第一次。来听听他们各自有什么感想。

    叶光富表示,他很幸运,赶上了一个伟大的时代。相信不久的将来,在轨驻留的时间纪录将会很快被刷新。作为新时代中国航天事业无数奋斗者、攀登者的代表,为了载人航天的神圣使命和责任担当,航天人矢志不渝。目前,中国空间站进入十年以上的运营与发展阶段,未来,太空中还将留下更多中国航天员的“足迹”。

    李聪:在这几个月,我们完成了两次出舱任务,完成了空间碎片防护装置的安装和舱外巡检任务。当我站在机械臂上松开双手的那一刻,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到7.9公里/秒的速度与激情。在任务之余,我们也会透过舷窗拍摄记录祖国的江河奔腾、秀美山川,我们拍摄到了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也拍摄到了长江黄河的奔腾不息,从太空感受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

    李广苏:在太空,我们进行国内首次在轨水生生态研究项目,也就是太空养鱼,我们在太空观察了斑马鱼的生长情况,它们也陪伴了我们几个月时间。按计划,这次任务要进行90多项空间科学实验和试验,目前各项任务进展顺利,相信有我们乘组一心,天地一心,会持续产出更多的高水平科研成果,也会有更多的新技术突破,为中国航天增添更多高光时刻。

    我国计划10月下旬发射神舟十九号

    按照计划安排,我国将于本月下旬发射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神舟十八号乘组届时将迎来神舟十九号乘组,完成交接后,神十八三位航天员将返回地球家园。这也将是中国空间站第五次太空会师。对此,神十八航天员表示,会做好迎接准备,跑好神舟家族的太空“接力赛”。

【编辑:付子豪】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潍坊9月2日电 (吕妍)两岸先进制造业合作对接会9月2日在山东潍坊举行。来自台湾先进制造业领域的40名台商与潍坊当地先进制造业企业现场达成多个合作意向。

首届“索尼—《自然》技术女性奖”入围名单公布 7人将角逐3获奖名额

7月30日,航拍河北雄安新区雄安站枢纽片区2号地块铁建中心项目建设现场。据了解,该项目位于雄安站西南侧站前核心区域,步行十分钟内即可到达高铁站,地处雄安自贸试验区内,总建筑面积近80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00亿元人民币,是集办公、商业、酒店、住宅、配套设施为一体的大型TOD综合体开发项目。目前,铁建中心项目一标段和二标段正在有序建设,其中,二标段住宅地块部分主体结构已经封顶,陆续进入装饰装修阶段。(无人机照片)

中国或支持特斯拉测试“无人驾驶出租”

遍布中国各地的大科学装置,是国家科学能力的重要标志和基础设施。从上个世纪80年代建成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开始,中国在短短40多年间,建设了70多个大科学装置。它们面向最前沿科研领域,是孕育未来的苗圃和花房。

文化中国行|当百年国博遇上“文博热”

期内,各个行业的失业率维持低水平,大多数主要行业的失业率均轻微下降或保持不变;各行业的就业不足率变动不一,但幅度普遍不大。

习言道|习近平这样谈“文化强国”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8月15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在会上表示,今年以来,随着国民经济持续恢复,稳就业政策显效发力,就业形势总体改善。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整体趋于下降,从供给来看,城镇劳动力市场供给逐步增加,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比上年同期增多。从需求来看,服务业吸纳劳动力明显增加,住宿餐饮业、交通运输业、旅游业等就业带动增强,为就业改善创造了较好条件。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